020-87431300020-87431310

位置:首頁>壽星資訊>養老資訊>醫養結合:“結合什么”與“如何結合...

醫養結合:“結合什么”與“如何結合”

發布日期:2021-05-07

我國目前的養老現狀一是“四二一”家庭結構比較普遍,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式微;二是我國養老機構數量嚴重不足,床位配比較低;三是現有養老機構不能與醫療機構有機對接,無法實現資源共享。當前,我國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老年人的醫療健康需求。在這種情況下,能夠改變當前“醫養分離”養老現狀的“醫養結合”養老新模式應運而生。

但是,醫養結合的發展仍面臨相關政策支持不足、制度供給缺位、資金投入有限、社會參與度低、服務保障機制不健全、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滯后、供給總量盲目擴張、服務主體定位偏誤、供給層次分化嚴重等問題,無法滿足廣大老年人的養老需求。因此,需要通過“醫養結合”真正讓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無縫對接。本文圍繞醫養結合“結合什么”與“如何結合”,從醫養結合的組織架構、生活模式、服務方法、服務力量、經費保障、支持模式和管理機制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,以期推進醫養結合工作深入發展。


PART1

生活模式:養病與養生的結合

“醫養結合”區別于傳統的生活照料養老服務,在生活模式方面是一種有病治病、無病療養,養病和養生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?!梆B”是“醫”的基礎,“三分治,七分養”,預防勝于治療。如果養生這個層面做得好,就能夠減輕許多養病層面的壓力。因此,對于中低齡、健康狀況較好、日常生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,在醫養結合中,要側重養生,以生活照料為主,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。而對于高齡、健康狀況較差、失能或部分失能、 失智、絕癥晚期的老年人,在醫養結合中,要側重養病,其健康需求主要為醫療救治、慢性病管理、專業護理、康復訓練、臨終關懷等。這種養病和養生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能夠滿足未來高齡、失能、 空巢、患病等老人從自理到剛需全階段、多層次、多樣化的健康養老需求。對此,相關部門應開展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評估,包括老年人生活能力評估、老年人健康護理評 估、老年病風險評估、老年人健康醫學評估等,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老年人健康和護理服務的分級標準,確定相應的養病或養生服務內容。


PART2

服務方法:醫護和陪護的結合

醫養結合在服務方法方面是將醫護和陪護結合。醫護是采用各種措施治療疾病,陪護則能緩解醫護工作的壓力,是醫護工作的補充,能給老年人帶來關愛,使其得到精神與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。在養老服務中,需要把醫護和陪護貫穿于養老的整個過程。在傳統養老服務中,如果老年人住在醫療機構,則存在陪護人員數量有限且費用高的問題;如果老年人住在家里或者養老機構里,又得不到專業的醫護服務,而醫養結合解決了老年人醫護和陪護的難題。陪護人員主要負責老年患者的生活護理、飲食照顧、交談聊天等,并可根據患者和家屬的需要提供定時服務。當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,陪護人員可及時發現并告知醫護人員。對于老年人來說,陪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。專職陪護人員要同時履行老人陪護、病人陪護和情感陪護的工 作職責,必須要擁有專業知識,經過系統化的培訓。職業院??梢蚤_設相應專業,培養專業化的人才隊伍。


PART3

環境條件:住院和住家的結合

住家老人享受的服務內容以家政服務為主,以康復護理、醫療保健、心理咨詢等服務內容為輔, 住家養老模式未能針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提供有區別的醫療服務。住院的優勢在于有專業的醫療 和照護人員,設施比較齊全。但是,住院床位緊張,服務的價格比較昂貴,且住院容易造成老人情感缺失等問題。因此,單一的住院和住家不能滿足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。而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在環境條件方面是住院與住家的結合,能夠滿足老人的多層次養老需求。


PART4

服務力量:專業團隊與老年人互助團隊的結合

醫養結合不僅要做到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“硬結合”,還要做到醫養結合專業團隊與老年人互助團隊之間的“軟結合”。專業團隊是醫養結合機構的主要服務力量。醫養結合機構需要一支包括臨床醫生、康復醫生、 心理醫生、護士、護理員在內的專業團隊,但是目前專業人才隊伍存在較大缺口。對此,一是要加強專業人員的資質管理,建立職稱評定體系,健全專業人員職業發展體系;二是通過繼續教育等方式, 加大對人員的規范化培訓,鼓勵志愿服務;三是完善薪酬、職稱評定等激勵機制,提高養老機構服務 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;四是發展老年人互助養老,使老年人成為專業服務團隊的重要補充力量。發展老年人互助養老具有重要意義。一是因為老年人力資源儲量豐富,讓老年人參與到老年服務中去,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老年人口紅利;二是通過互助,可以提供目前稀缺的精神慰藉等服務 項目;三是互助養老模式不僅節約成本,也符合中國文化傳統,是解決養老問題的方法之一。


PART5

經費保障:醫保與低保的結合

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模式需要經費保障,這就需要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,完善醫療保險報銷制度,積極推廣長期護理保險,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風險分擔作用,同時建立低保銜接制度 。目前,醫養結合機構的經費保障體系構建存在一些困難:一是政府雖營造了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,但缺乏政策支持和合理的資金支持體系,如:對于基本醫療保險在養老服務中的償付項目和保 障范圍沒有明確細致的規定,長期護理保險、商業保險、低保在養老服務中的作用也缺乏相關制度安排;二是籌資渠道單一,社會力量參與不足;三是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成本高,財政補貼和配套資金不到位;四是醫養結合支付體系不完善,部分提供服務的養老機構未被納入醫保定點范圍,以及未能根據服務內容、服務層次制定完善的費用結算制度和有效的支付方式。


PART6

支持模式:公立與民營的結合

構建醫養結合模式,單靠公立機構是不夠的,必須將公立和民營結合起來,鼓勵社會資本進入 醫養結合領域。公立和民營的結合方式包括公辦民營、公建民營、民辦公助、公私合營四種 方式。公立機構和民營機構結合起來,共同支持醫養結合養老模式,能減輕政府負擔、優化養老資源配置、滿足更多老年人的醫養結合服務需求、實現多方共贏。但是,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:一是雖然政府鼓勵社會力量辦醫養結合機構,但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,使得眾多社會資本不敢貿然涉入醫養結合領域;二是盡管養老市場有巨大的需求潛力和發展空間,但缺乏統一的準入標準,政府 也缺乏引導和規范,開辦起來有很多現實困難;三是醫養結合機構涉及衛健、民政、人社、醫保等多部門,但各部門工作相對獨立,影響醫養結合政策的實施。


PART7

管理機制:政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結合

目前,醫養結合行業管理機制不夠完善,相關部門存在行業壁壘、職責交叉等問題,致使醫療和養老資源相互阻隔,醫養結合工作難以得到有效保障。對此,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醫養結 合管理機制。首先,加強理念支持,營造社會支持環境。從服務對象、內容、方式入手,加大健康政策和理念 的宣傳和推廣,培養全社會“健康老齡化”的思想共識。其次,完善政策設計,健全制度供給。一是政府加強頂層設計,加強養老服務立法進程,為有效 約束市場主體行為提供法律支持;二是厘清各部門在醫養結合服務供給中的管理范疇和職責,政府 應打破各主體分散供給的局面,實現政府、民間力量、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、有效互動和整體協同。再次,拓寬資金鏈條,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。一方面,明確劃分各級政府財政責任,建立完善的資金投入機制;另一方面,引入民間資本、信用貸款、市場金融等手段拓寬投資渠道。此外,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是一種專業化的特殊服務,開展多層次的養老護理教育和專業化培訓勢在必行。


文章來自養老產業研究公眾號

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

  • 公眾號二維碼
  • 微博二維碼
公司名稱:廣州壽星大廈有限公司
網址:www.a8app.com
地址:廣州市白云區大源南路100號

在線預約

填寫預約人信息

姓名:
電話:

入住長者信息

年齡:
性別:
護理等級:
日本成人視频在线看,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中文,日本黄色av在线免费观看,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